“地摊经济”,还没开始,就开始突然转向?

2020-09-16 17:44:51 33

自从总理夸赞地摊之后,全网一哄而起。

仿佛大家在错过了淘宝、错过了微商、错过了直播带货后,终于赶上了摆地摊这个风口。

一些开着奔驰、宝马的大中产阶级也凑热闹去摆地摊了。一些大公司如京东、百度也蹭热点,A股市场上的一些“地摊经济”概念股也被大肆炒作。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便有点变味了。

禁止摆摊时,穷人尚可摆摊为生;鼓励摆摊时,摆摊立马被强者占领,以作秀为目的,弱者连机会都没有。

尤其很多企业家和网红摆摊吸睛,挤压的是底层人的生存空间。

这是一种耻辱。

地摊经济是该降降温了。

北京和央视一起发大招,给刚刚火起来的“地摊经济”泼上了两盆冷水。

北京日报评论说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

央视新闻客户端今日发布热评文章《“地摊经济”不能一哄而起》

地摊概念,在重量级媒体表态后,给股市炒作蒙上了阴影。

前几天连连暴涨,相关概念股本就透支了底子,再加上舆论导向的变化,恐怕雄风不再。

一哄而起,最后都是一地鸡毛。

给地摊经济泼瓢冷水

因此,在众人热衷于地摊经济学和练摊攻略时,我们有必要基于自己的洞察,而不理性的过热降降温。

一、地摊的历史

回顾建国后地摊发展的历史,其实不难发现地摊是最早的城市和农村市场形态。我国关于流动摊档经营管理的相关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如图1)。而进入80年以来,地摊更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第一种大众参与的商业形态。无数后来的财富神话都起源于地摊,今天许多商业巨擘也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练摊的岁月。

但是这种“古老”的商业形态逐渐被城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所“抛弃”。随着第一批创业者原始积累先后完成,最早的金融市场雏形也形成,零售、餐饮等商业经营场所的规范性、安全性被逐渐重视。原先“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流动摊档不利于打造品牌,也不利于产品差异化。所以随着某一行业市场结构日趋完备,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经营者选择固定场所“落脚”。这种固定场所往往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日晒雨淋都能照样营业,而且还能给顾客以“安全感”。再后来,政府决定将经营场所纳入为工商注册的必要条件之一,包括个体经营者都被要求要有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流动摊贩变为“无照经营”的代名词。城管开始巡检街面,驱赶流动摊贩。而少数几个不方便设立档口等固定物业出租做经营场所的地点则选择了变通的方式,形成了书报亭等“固定”摊贩。再往后,地摊这种商业形态逐渐被城市边缘化。

当然也有“反复”。2008年金融海啸,广东等沿海城市的外贸企业遭遇订单骤降,许多工厂无奈只得用货品抵工资。那时候不少企业员工自己都按揭买了小排量汽车,一段时间里沿海城市出现了只有夜晚才会出来“经营”的“后备箱摊档”,所贩卖多是外贸厂的“大牌正品A货”,从运动鞋到箱包无所不包。不过没过多久,摊贩们就无货可卖了,因为他们白天的东家——外贸工厂发现内销“工厂直销”模式更为有利润。再后来就有了类似广州火车站附件皮具城这种厂家直销集散地的爆发式增长。

而今,新冠疫情消费需求骤降。今年3月份内陆部分省市开始探索性地放开城管对地摊的限制(当然是有区域划定的),而后不少城市跟进。5月份两会前后,国务院出台《关于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措施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合理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预留自由市场、摊贩群等经营网点”的指导意见,同时国家文明办也跟着在2020年度的国家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不将占到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考核内容”。人们似乎看到了地摊经济“复苏”的曙光。

二、地摊的市场“活力”与“破坏力”

一夜之间,随着五菱的港股大涨,好像大家都觉得地摊经济是下一个“风口”了!而且你看,中央都下文件“支持”了!到目前为止,全国60个地方政府都出台了文件划定了“地摊区域”了!你说,这不是经济复苏的力量是啥?!这不是释放市场活力是啥?!

问题就在于,地摊的商业模式,对今天中国的市场经济而言到底“活力”大还是“破坏力”大?

从表象上看,政府放宽了地摊的管制,大批待业、失业、创业受阻的人可以低成本当一个摊主卖东西,好像基本没有市场进入成本。没有交易成本了,简单的出货价减去进货价就是利润!进货直接找淘宝,卖不出去的还可以7天无理由退货!进货占款都省了!一本万利的买卖啊!如此一来,就业解决了、市场搞活了,GDP回升了!一口气儿上五楼,腰不酸了腿不疼了!

地摊之活力,一言以蔽之:降低市场进入壁垒。

那么我们再来盘一盘在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现状下如果大批“个体户”甚至企业进入地摊渠道(撂地就是销售渠道这个没意见吧?)对整个市场经济的破坏力。

首先,低(零)成本进入市场的地摊商贩将终端零售价格进一步拉低,进一步加剧零售商品制造业的价格竞争压力。本来吧疫情冲击,一般零售商品制造企业就很难活,现在吧还有一堆人低成本地进来,低成本低价格地在地摊散货。你让有品牌、有正规渠道的制造企业咋整?跟着去做地摊?品牌价格怎么做?品牌价值怎么保?某一行业普遍性的地摊(或类似低端)销售模式对于该行业的制造企业几乎是“灭顶之灾”,不信请看看指甲刀、打火机等产品。要不是后来有义乌,真的没几个大厂了。

其次,地摊商贩在价格竞争之下劣币驱逐良币几乎成为必然。同样是做宵夜的,一个是流动摊贩,板板车+小煤气罐+所有食材露天摆+加老板收钱做菜一人两手全干;另一个则是“沙县小吃”、“千里香”这样的连锁品牌,有食品卫生证照、食材和操作标准化。你猜消费者更相信哪个的餐饮质量,以及食品卫生安全?但是没办法,来沙县小吃得隔桌坐,刚好沙县一般店面都很小。于是沙县一晚上的客流量反而不及流动摊贩一个做炒粉的。在质量问题难以追溯摊贩的“天生软肋”下,价格竞争只能迫使地摊商贩们“质量换价格”。最后的结果,估计不外乎就是那些年的地沟油等又重返新闻。

再次,地摊经营方式必然引起区域内的同质化竞争。每个地市各搞各的地摊市场,每个城市的地摊货大概率都是同质化的(因为进货渠道估计就那么个水平)。而且有意思的是摊主通常都在边卖货变寻摸:卖什么更赚钱?最后,但凡什么商品好卖,不出一周一定有同质化的另一个地摊出现。最后,同质化恶性竞争会进一步把地摊创业者的利润耗光。最后,地摊业主很可能还是会回到失业的状态。这也很正常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种毫无成长性的商业模式,基本不可持续,返回失业状态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你不会真的以为摆地摊不用交“租”吧?!我小时候去的农贸市场,有一个老奶奶跟我奶奶很熟,之前她在市场里面摆,有一天我奶奶在市场的另外一个很远的出口外面发现了她。她说被市场的管理人员给迁出来了,原因是她没有按时交摊位费。是的,那时候在政府划定的农贸市场区域内是需要缴纳摊位费的。我奶奶当时说:“那你现在在外面摆了就不用交钱了哈!”,她听了笑笑。我那时候小,看不懂她那是什么笑,只是直觉感觉她不是真开心而笑。后来长大了一点了,慢慢就知道有“保护费”这个东西了。80年代地摊催生了市场交易。在利益面前,摊主们自然需要争抢更有利润的摊位以及产品。没有规范的市场行为很难依靠道德约束。抢好的位置,甚至抢好卖的产品并不准别人在自己附近卖同质化的产品。这些“手段”个体户的摊贩肯定是做不了的,自然催生了另外一群“专业人士”来完成这些不太见得光的“商务服务”。而作为报酬,“保护费”就产生了。“租”是肯定要交的,区别只是交给谁。所以我很好奇那些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在几棵树上钉个牌子就觉得算“划定”了地摊经营范围,真的不用在里面再以类似停车位那样划定摊位的具体位置吗?不担心打架吗?

地摊经济的弊端,一言以蔽之:交易费用并不是行政文件说削减就可以削减的,它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

简单地说,因地制宜地适度放开地摊模式的管制,允许一部分产品进入地摊渠道,的确有助于活跃区域市场经济。同时在疫情下,不少经营场所的接待能力受到疫情防控要求的制约,改在通风的露天环境下经营有助于同时满足疫情防控要求和复工复产复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务院和文明办的文件初衷并不是鼓励全民摆地摊,而是放开了那些原有经营场所对合法合规的经营者的制约。

当然,您实在没别的辙,只能摆个地摊凑合,政府也不会歧视您!反正不久之后市场规律会让您知难而退。

三、这波“地摊经济”是政府支持还是资本炒作?

所以我十分怀疑那些鼓吹“地摊经济是风口”的观点,我怎么这么疑惑这个“风口”呢?这要也算是个“风口”,那这股“风”该是谁吹的呢?

可惜我不是新闻调查记者。尽管如此我也懂得“谁收益最大谁嫌疑最大”的道理。

很多人觉得地方政府明文“鼓励”地摊经济,一定是地摊对地方经济有好处。我也很疑惑:摆明了地摊比小微企业还要小微了,国家铁定免税的。好吧税收不指望,咱摆个地摊有助于拉动GDP吗?我还很疑惑:就算它真的拉动GDP,统计局正常的统计口径也很难统计得了它!(这事也不展开,不然得罪的人多了!请自行参考统计法)好吧,根据国务院的文件好像这个事跟保就业有关系吧?这个我同意!根据历史“战绩”,从2011年开始,国家数次修订《个体工商户条例》,同期失业率从2009年的4.3%降至2016年的4.02%(图2)。这个保就业的能力绝对“杠杠的”!不过再后来2017年国务院发布《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规定“没有办理工商登记经营的,不属于无照经营”(等于彻底放开地摊经营的执照管制)以后,失业率就一直稳定在4%的水平。所以依靠地摊“保”就业,能不能力挽当前的“颓势”,在多长时间内“力挽”就不好说了。

说穿了,中央的文件只是在稳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推进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公共服务职能转变。中央的政策文件中并没有明文号召和鼓励摆地摊。

到目前为止,我没发现谁靠摆地摊挽救了自己即将倒闭的企业,或是买了车买了房。也没看见那个城市因为地摊经济构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如果这都能构建区域产业竞争力那么钻石模型和五力模型可以一次性删除了)。我唯一看到的就只是五菱等个别港股的亢奋表现,以及后来延续至沪深股市中的“概念行情”。剩下的就是各种软文和媒体的大肆宣传。玩资本的都知道,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资金、载体和宣传造势!所以这两天许多版本的“地摊攻略”开始悄然走红网络。与上次大众创业一样,用宣传造势出来的“风口”,“培训”、“孵化”一批地摊“网红”,然后到资本市场上“击鼓传花”。

四、地摊经济的背后是传统商业逻辑的最后挣扎

最后,回应一下互联网经济倡导的“底层逻辑”思维。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城市,什么样的行业至今还会使用地摊这种“古老”的渠道形态?毕竟,有政策,说明还是有人摆地摊的,不管在理性分析上多“少有”或“怪异”。

判断一种商业模式是否会成功,首先要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如果消费者没有更好的购物选择,比如其他的购物渠道价格太高,比如也没有其他更为便利的购物渠道,那么地摊无疑要比大型超市、商场的运营成本更低,当进货质量价格相当时,地摊比其他线下渠道就更有优势。但是如果消费者能更方便地在网上购买商品,且物流配送速率和便利性都非常高,那么谁还去逛地摊呢?

因此我简单地做一推论:

凡是区域交通相对闭塞、物流和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平台覆盖程度弱的地区或城市,可能最先开放地摊经济,且参与地摊的人数也会不少。而凡是处于交通枢纽或中心城市,物流和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平台较为完善成熟的城市或地区,可能无所谓开不开放地摊,因为反正保就业也不靠它。

判断一种商业模式有无竞争力,就看这种商业模式能不能突出体现差异化的资源或能力。地摊本身没有什么差异化,单纯的进货转手倒卖,商品也难以有差异化。在定制化、个性化的商业时代,地摊几乎是同质化厂商的最后末路。地摊唯一的出路其实是独特的叫卖者。但受限于地摊的地域局限性,叫卖者的独特性似乎通过抖音等直播更容易推广并变现。

所以我的第二个推论是:

凡是年轻、具有学习能力的,练摊的可能性和练摊的时间都不会久;反之,依赖地摊作为个人/家庭支柱性经济来源的往往是年龄大、学历不高,继续学习能力较弱的人。

他们的悲哀在于,没有人告诉他们,眼球经济时代,哪怕货好也要会吆喝。

 无论是传统实体渠道,还是传统同质化厂商,亦或是缺乏继续学习意识与能力的个人,他们都属于那个传统的商业逻辑。地摊可能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共同需求,但他们不知道,这可能是他们最后的挣扎。


提交信息,获取免费场地策划
Submit information,obtain free site planning

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广州史可威动漫科技有限公司logo2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8:00)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新路新水坑段6号b座2楼北

联系我们

 

免费服务热线:139-2511-0433

专属客服:186-8888-4135

首页
产品
方案
电话
留言